除了鲜花与美景,云南的鲜食玉米了解一下?
鲜食玉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经济效益日渐显著。一般情况下农民群众认为的鲜食玉米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食用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其实不然,广义上的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su、sh2、se、bt)、糯玉米(wx)、甜糯玉米(wx、su、sh2、bt)、彩色玉米及笋玉米等所有以乳熟期采摘鲜果穗作为加工或食用的玉米类型。鲜食玉米富含多种氨基酸、脂肪酸、可溶性糖、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单独食用就可获得全面营养,其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远高于普通玉米。云南省具有地形独特、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发展鲜食玉米的育种及种植有着独特优势。
一、我国鲜食玉米的研究概况
1 我国鲜食玉米的历史简述
甜玉米起源于美洲,1962 年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普通甜玉米新品种白砂糖标志着我国甜玉米研究的开始。糯玉米起源于中国,1760 年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首次发现糯玉米。20 世纪 80年代,甜玉米开始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玉糯 1 号、中糯 1 号和垦糯1号是我国早期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的代表。
我国鲜食玉米品种类型多样化。白糯玉米占糯玉米种植面积的 70% 左右,黄糯玉米富含类胡萝卜素和黄质素等,约占 15% ,彩色糯玉米包括黑色、紫色、花色,约占 15% 。甜玉米主要以纯黄色为主,少量黄白双色和白色。甜糯玉米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种鲜食玉米类型,目前种植面积约 20 万公顷。
2 我国鲜食玉米的品质标准
2016年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126.73 万公顷,随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 年)》的实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的品质包括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商业品质和加工品质四个方面,其中食用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一票否决的作用。针对玉米品质分别制定了鲜食玉米的育种目标,甜玉米的育种目标:品质优良、产量高、熟性好、抗性强,穗粒形态好,发芽率和发芽势高;糯玉米品种的育种目标:品质优良(商品性),高产稳产(经济性),抗逆性强(适应性),类型多样(生产要求)。
二、云南省鲜食玉米的研究概况
1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
云南南部地区留存着最原始的糯玉米(比如西双版纳的小花糯玉)遗传基因信息,拥有丰富的糯质类型和多样性的品种,是我国最大的糯玉米种质资源库。云南鲜食玉米育种主要还是以传统育种为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白甜糯是云南省最早引进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且西南地区以白粒糯玉米为主要栽培种。
随着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和高级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云南省地州农科院(所)、农作物研究机构和企业独立或合作相继育成一批鲜食(甜、糯)玉米品种(见下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审定的品种居云南省鲜食玉米审定品种数量第 1 位,其中选育的云甜玉 1 号为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成功选育自主知识产权糯玉米品种 5 个,云南石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等种子企业也相继育成鲜食玉米新品种。云南鲜食玉米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2 鲜食玉米推广现状
云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少,鲜食玉米种植比较分散,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约 20 万公顷,其中甜玉米 13.3万公顷、糯玉米 6.7 万公顷,但栽培品种多、乱、杂,无主导品种。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云南鲜食玉米发展很快,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品种有 100 多个,冬季种植面积在 4 万公顷以上。比较重视鲜食玉米研究开发的几个地州市有西双版纳、楚雄、德宏、保山、临沧等。
三、云南省鲜食玉米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优质品种更新速度缓慢
虽然近年来云南省鲜食玉米不断有新品种育成,但是育种速度还处于缓慢阶段。种质资源不够丰富,缺乏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在育种中单纯依靠传统育种为主,对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不足;优质鲜食玉米品种数量还跟不上市场需求,更多的还是依靠外来品种;在品种特色、目标性状上很多品种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市场推广缓慢。新品种的推广阻碍重重,品种优势没有在生产应用上具体体现,市场上还缺乏像京科糯 2000 这样兼具粮、经、饲、果等多用途的优质品种。
2 没有成熟的品种栽培条件
很多新品种在通过审定后推广销售到农民手中,农民往往按经验来播种施肥,不了解与良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云南山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机械化种植的普及;另外,水利灌溉设施条件落后,靠天吃饭,对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 劳动力严重不足
由于鲜食玉米种植的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较高,如 2018 年调查结果显示,糯玉米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40%。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村务农的人员中大多为老、弱、病、幼,且年轻一代的务农意识不断减弱。
4 产后加工未形成产业链
云南鲜食玉米收获后大多以直接售卖为主,不易保存,如销售不完,鲜食玉米食用品质会逐渐下降。目前,云南省鲜食玉米加工仅有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尚未实行标准化生产,且加工企业不注重品种和标准,不注重工艺技术,加工设备不过关,压货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发展。
四、发展方向
1 选育及推广优质品种
从源头上解决发展存在的问题,必须多渠道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企业应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并吸收社会资金,争取各方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搜集和利用不同种质资源,拓宽鲜食玉米的遗传基础,通过传统育种和新技术集合的方式拓宽育种渠道,创新品种类型,选育出一批具有云南优势的广适性优质新品种。鲜食玉米的育种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育种目标中应该包括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安全品质。通过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展示示范,向社会推介优良杂交甜、糯玉米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云南省鲜食玉米生产用种的多样性,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2 加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鲜食玉米应做到提早播种,提早上市,错峰播种,错开销售旺季和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种植甜、糯玉米要与普通玉米隔离,以保持其糯性和甜度。研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降低生产与加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研、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基地,把全省鲜食玉米做大做强。
3 应用安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
鲜食玉米的种植可采取育苗移栽、盘育乳苗移栽、地膜覆盖或者大棚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每隔 5~7d 分期分批播种,实现均衡上市,以保证连续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根据不同用途合理设置种植密度。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尽量少施、不施或者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确保食用安全性。适时采收果穗,保持鲜食品质。
4 科学合理利用鲜食玉米
糯玉米和甜玉米的传统食用方法 80% 以上为鲜食,鲜穗采收后秸秆仍然持绿,可以为养殖业提供优质、丰富的饲草来源,可解决粮饲争地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畜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农牧结合,加大鲜食玉米秸秆的科学合理利用研究,确保鲜食玉米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5 延伸鲜食玉米产业链
在鲜食玉米主产区建立鲜食玉米成品加工企业,可节约运输成本,及时保质保量地对新鲜采摘的鲜食玉米进行加工,如进行真空包装,制做玉米罐头、玉米饮料等。糯玉米中的淀粉还是造纸、纺织、酿酒、建筑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应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延伸鲜食玉米产业链。
6 加大对鲜食玉米的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鲜食玉米的膳食知识,让人民群众了解鲜食玉米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价值及产业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要积极同国内一些加工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和各大电商平台的联系合作,大力发展外地市场;要积极取得和外商的联络,特别是和云南毗邻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开拓国际市场,视各国不同消费水平研发各类型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走出口创汇之路。 (参考文献略)
本文选自《云南省鲜食玉米育种、开发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冯素芬 许蕊淇 尹雪 李梅 陈德彬 张薇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刊于《中国种业》2021年5期20-24页 刊载请注明
推荐阅读